在生活中,教育孩子的情况是两极分化:轻松的家长觉得非常轻松,啥都不管。觉得累的,委屈的家长也非常多——我也是其中之一,我各种努力试图当一个好家长,但是换来的是女儿的各种敌对,不相信。通过系统的学习家庭教育,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认识到了之前很多错误,现在打算把一些学习心得记录下来,便于复习和时刻提醒自己。
家庭教育的方法论
家庭教育适用的方法论与我们平时常用的还原论不同,方法论如果错了,越努力效果可能越差。平时我们接触的大多数事物是简单系统,而孩子教育却是混沌系统。
- 简单体系:有明确的因果关系,可以拆分为更简单更小的系统。一切的简单系统都是靠复杂的手段在维系。如果我们事无巨细的管控孩子,希望每一件事情都是按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,这样就把家庭教育当成了简单系统,把孩子当成了机器,一切的随机性,不可控性,孩子短期的错误和失败都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焦虑,使得我们越努力,家庭教育的结果可能就越糟糕。
- 混沌系统: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,输入端微小差别,输出端产生巨大的不同。一切的复杂混沌系统,都是靠简单的逻辑在驱动。所以家庭教育只要抓住三个核心:无条件的爱,价值感的培养,终身成长的心态。然后静待花开。
总结:不要把孩子当机器对待,不是一切都有因果追溯一切都在在掌控之下。而是把孩子当生命体对待,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,充满大量随机性。人生不可能稳定,按照设计的方向发展。如果我们之前方法错了,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方法,一切就会向好的方向发展。即使短期内没有明显变化,也不要焦虑和放弃,在正确的方向上,也许一个不经意的小事就会改变孩子的一生,保持耐心。
在教育孩子之前需要先做好的自我调整
我们为什么会对孩子发无名火,为什么会一点就爆?为什么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?原因是投射:可能曾经自己因为类似的事情得到批评,欺负,屈辱,或者其他事情累计的不快,愤怒,投射到现在。
“我有没有告诉过你了”,“说过多少次了,你为什么总是记不住” —— 背后的含义:这事不怪我,怪你。我是对的,错都在你这里。我们总是想分清责任,原因是我们没有自我疗愈,自己受过的伤和委屈、痛苦,在这一刻爆发。
这样的结果是父母经常吼孩子,或者在孩子身边唠叨,批评孩子,这会导致孩子花大量精力应对你,自然可能导致他一个东西半天学不会,老是出错,害怕出错。
如何自我疗愈?
- 觉知:觉知自己存在的问题,大量的人其实生活在不觉知的状态下,也不爱看书(傲慢)
- 接纳:与自己和解。我知道我犯过很多错,受过很多伤,但我依然爱自己。
- 行动:做些什么事来改变现状。
- 反馈:永远给自己或者别人正向反馈,自己(别人)才开心,才会有下一步的觉知,进入正循环。
- 当疗愈了自己的伤痛,成为一个自信的人,成熟的人,就不会那么易怒,易焦虑,控制不住自己,总是想证明自己,撇清责任,而成为一个温和的,有影响力的人。
三核心之一:无条件的爱——无论发生什么,爸妈都爱你是不会改变的
停止威胁和交换,常见的错误教养方式:
- 控制型:以后控制别人,或者懦弱
- 贿赂型:做任何事都要条件,找不到本身的乐趣
- 放任型:缺乏安全感,成瘾性人格
- 否定孩子感受:忽略他人感受
- 消极的后果进行惩罚:对错误没有认知
正确的方法:
- 按下暂停键:先平缓自己的情绪
- 不要让孩子获得任何东西都觉得非常艰难——习惯性的提出各种条件
- 把孩子当作成人对待:注意说话语气
- 父母扮演的角色更像一个导游,有规矩有自由。
父母的先要情绪稳定(困难和麻烦带来的是学习修炼情绪的机会。)
被激怒时:反思为什么会被激怒,或者离开冷静一小会,建设性的提出解决方法。
建立界限的原则:相关、尊重、预先告知。
当孩子遇到困难时:不要责问,而是尊重带启发性的提问。
三大核心之二:价值感培养
告诉孩子,在“刺激”→“反应”,中间还一个“选择”,人类最大的自由就是有“选择”的自由。
对孩子自尊产生影响的行为:
- 对道德品行的批评。
- 家里太多禁止行为,且这些禁止都不是好好沟通,而是通过行为如一个咳嗽一个眼神。
- 过渡情绪型:大吼大叫,打骂。
- 让孩子建立自尊的方式:
帮助孩子学会自我同情
- 让孩子更容易做对的事:多肯定孩子
- 改变自我批评的方式:减少自我否定。把不愉快的评价写到气球上放飞,或者叶子上漂流都是很好的解压方式。
- 在早期教会孩子情感类名词:爱,友谊,难过,后悔,坚持等等。
在孩子做对事的时候,表扬他并且说为什么。表扬完之后不要说但是。正确的表扬方式如下:
- 表扬赞美鼓励改为:你就是。
- 随时随地认同孩子这个 人 而非 事 。
- 做出好结果,认同她的勇气,能力,专注;没有做出好结果,认同她的努力,付出,不放弃。
- 少一些对无法改变的东西如智商、外貌的赞美,多一些对态度的引导,努力,不放弃,不骄傲等等
- 把赞美换成谢谢(呈现对方价值),谢谢对家庭的付出,谢谢对家人的帮助。
- 让孩子不再依赖表扬:在没有xxx的情况下,你都能xxxx。
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: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。当孩子们遇到矛盾时,先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情绪,再让他们自己提解决办法。等完美解决后再问他们的感受,以及进行情感类名称的解释和表扬。
三大核心之三:终身成长的心态
大部分人可以分成这两种类型:
- 固定型心态:强调结果,忽视过程,静态的看世界。终身都在做一件事情:我要证明我自己。
- 成长型心态:认为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,一次失败不等于永久。我不需要证明我自己,我的价值是存在的,我要做的就是不断超越自己。
如何培养孩子的成长型心态:
- 停止对天才思维的夸赞:如果夸他有天赋,聪明等等,孩子就会倾向于跟别人作比较,而且停止努力——如果他做了更多努力,花了更多时间,似乎就跟那个夸奖不一样了。
- 该如何夸奖呢?在孩子做对事的时候进行夸奖:夸她的动机,过程,而非结果。比如:你做这个事代表你对这个东西有热爱,你做这个事叫自律。
- 教孩子正面面对挫折。如果没有做好,没啥大不了的,总结反思,然后继续练习就是了,没必要去责备抱怨。
培养孩子的成长型心态四个步骤:
- 接受: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固定性人格——都喜欢跟别人比较,比较是快乐之源。当我们感到挫败的时候,需要认识到自己的固定性人格在起作用。
- 观察:去分析原因——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挫败感?我为什么这么重视别人对我的评价?为什么一句话就会让我这么烦。我的思维方式哪里出了问题?
- 命名:比如感到失败的时候,就用唐老鸭的声音说 我真失败,反复说几次,情绪就会改变。当冲动易怒的时候,就想到我身体里的小魔鬼出来了,我要把它赶走,换成小天使。
- 教育:帮助孩子关注成长,认识到自身的价值。
如何培养孩子的逆商:
- 沟通的时候学会提问而非说教。提出开放式问题——你有什么想法?你打算怎么做?无论孩子做的好不好,给她一些正面的反馈,告诉她今天的努力过程是非常重要的。
- 设定一个提示比如“叮咚”,当自己心烦无助的时候,“叮咚”一下,告诉自己逆境来了,别着急去跟别人争吵,不要着急推卸责任,甚至不用急着立刻去想解决方案。冷静一下,这真是我成为攀登者的机会,正是我锻炼的机会。
与孩子的沟通方式:
- 观察:观察需要区分评价 。比如评价里常有:总是/从不/经常/很少……比如“你总是这样把屋门一关,一句话不说“。 而观察,就是你看到的发生在孩子身上的客观事实,比如“妈妈看到你最近在家经常关紧房门,不太跟我们说话。”
- 感受:需区分想法,比如“我觉得”是想法而非感受;比如:我觉得你越大越跟我不亲了。 感受举例:看到你关门,不跟妈妈说话,妈妈感觉有点难过。而且我很担心你,担心你是不是发生了什么很难的事,憋在心里。
- 需要:认清沟通内容是出于自己需要,用“我”开头,咱俩曾经无话不谈,现在我也挺想跟你聊聊天,很想能够帮到你。
- 请求:需可执行且具体。并且注意是“请求”而非“要求”。请求是放低姿态,而要求是抬高姿态。妈妈希望你可以跟妈妈说说,最近是不是遇到了什么事情,咱们母子(女)之间,可以聊聊天。也许你遇到的问题,妈妈也遇到过,妈妈希望能帮到你。 传递给孩子:爸爸妈妈一直在你身边支持你,如果想要沟通,爸爸妈妈随时愿意。
总结
家庭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必定有成功也有挫败和反复,要放下立即改变孩子的心态,允许有时间来过渡,调整好自己的心态,朝着正确的方向,不断的学习,不断的成长。